萝莉社区!

姐妹花 双飞 晚清、民国期刊创刊号

萝莉社区

你的位置:萝莉社区 > 性图片 >
姐妹花 双飞 晚清、民国期刊创刊号
发布日期:2025-04-14 02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姐妹花 双飞 晚清、民国期刊创刊号

      晚清、民国事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特殊的时期。在这个风雨交集、国危世乱、各式矛盾交汇纷纷复杂、两千年来未始有过的大变局时间中,期刊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纪录者。不错说,晚清、民国每一期期刊中的细节,都值得仔细磋议,它身上附着的每一条印迹姐妹花 双飞,也都能将咱们带到它也曾划出的历史轨迹中。

      1949年曩昔有纪录可查的出书期刊约有3万余种,于今国表里藏书楼无一全面储藏。复旦大学藏书楼运道地储藏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期刊,况兼内部不乏稀有的创刊号。

“创刊号”是一种期刊所出书的第一期。创刊号还有不少的“笔名”,如:《红玫瑰》的创刊号叫“特刊号”,《活时间》称“首创号”,《矛盾》称“发动号”,《一般》杂志叫“出身号”;还有杂志的第一期叫“出面号”……

创刊号代表着一本杂志的出身,宛如初生儿的第一声抽搭,蕴涵着生命的道理;创刊号又是新杂志的第一畦犁痕,播撒下但愿、常识、贤达、文化与心血。今天,就从创刊号中摘选一二,带着众人晓悟一番“创刊号”亮丽的得志。它们或刊名酷爱,或封面别致,试用目前的目光再行端详其践诺,耐东谈主寻味。

 

 

绣像演义(索书号:乙4685)

      创刊于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五月,李伯元主编,线装半月刊,上海商务印书馆出书。1906年4月停办,共出72期。

      我馆馆藏第1-72期。

     《绣像演义》是晚清时期我国古典演义的一种发行样子,是带有插图的一般普通演义。其所刊作品之紧要者如《漂后小史》、《活地狱》、《醒世缘》等。该杂志悉力于于宣传钞票阶层纠正宗旨想想,施展演义的“化民”功能,便于大众阅读领路。所刊践诺响应了其时中国社会的黯淡和腐烂方位,意在使东谈主民大众脱离愚昧走向贯通,排除迷信,反对缠足等,隆重科学常识。使大众了解现实,利于改造,自求生计,富强国度。

 

 

 

东方杂志(索书号:乙1938)

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五日(1904年3月11日)创刊,月刊。东方杂志社裁剪,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。民国九年(1920年)一月第17卷改为半月刊,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一月(第44卷)规复为月刊。同庚十二月晦刊,共出819期。

我馆馆藏全套。

创刊号有《新出<东方杂志>简要轨则》云:“本杂志以启导国民、连合东亚为宗旨”。该刊为抽象性刊物,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,有百大哥刊、刊中寿星、大匠如云等殊荣,可谓春蕾独卉,一帜永红。

梁启超、蔡元培、严复、鲁迅、陈独秀等盛名想想家、作者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,杜亚泉、胡愈之等出任过其主编。

《不忍》  月刊(索书号:乙536)

民国二年(1913年)二月创刊,在上海出书,由广智书局发行。践诺除“国闻”、“附录”部分外,均系康有为个东谈主文章,先后由其门东谈主陈逊宜、麦鼎华、康想贯担任裁剪东谈主。1913年11月出书第8期后,因康有为母丧停出。1918年1月,续出第9、10期合刊,由潘其璇裁剪,以后再未续出。诡计发行10期。

我馆馆藏第1-10期。

戊戌变法失败后,康有为隐迹日本,设备保皇会,饱读励“开明专制”,反对改进。1913年康有为归国后主编《不忍》杂志,宣扬尊孔复辟。《不忍》杂志主要刊登康有为个东谈主的著述,问或也刊登其先辈的诗文、朱九江诗文和袁世凯给康有为的电报,但所占的比例相对相比小。

对于《不忍》杂志创刊的原理,康有为在《<不忍>杂志序》建议“十不忍”:“睹民生之多艰,吾不成忍也;哀国土之沦丧,吾不成忍也;痛东谈主心之腐烂,吾不成忍也;嗟法纪之一火绝,吾不成忍也;视政事之窳败,吾不成忍也;伤训诫之陵夷,吾不成忍也;见法律之摧毁,吾不成忍也:睹政党之争乱,吾不成忍也;慨国学之丧失.吾不成忍也;惧同命之分一火。吾不成忍也。”以此说明了杂志创刊的原理,并对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政府赐与了淘气批判。

 

 

游戏杂志  月刊(索书号:乙3187)

    民国二年(1913年)十二月创刊。钝根、天虚我生裁剪。中华藏书楼印行。出书地上海。民国四年(1915年)六月晦刊,共出19期。

    我馆馆藏第1-19期。

    创刊号有《<游戏杂志>序》云:“不世之勋,一游戏之事也;万国来朝,一游戏之场也;堪称王,一游戏之局也。……由是言之,游戏岂轻飘事哉?顾游戏不独其理极玄,而其功亦伟。……故本杂志征集众长,独标一格,冀藉淳于微讽,呼醒当世。顾此虽名属游戏,岂得以游戏目之哉?”

    该刊为抽象性文娱刊物,体裁方面有演义、诗词文、剧曲、译文等作品。该刊撰稿东谈主有天虚我生、梦犊生、独鹤、瘦鹃、常觉、瘦蝶、觉迷、爱楼、春声、剑秋、东园、朗生、东茔、柚斧、率公、善之、丁悚、了青、天白、鹣影楼主、锦霞阁主、温倩华等。

礼拜六周刊(索书号:乙4470.1)

民国三年(1914年)六月六日创刊。王钝根、剑秋裁剪。中华藏书楼发行。出书地上海。民国五年(1916年)四月二十九日休刊,共出100期。后于民国十年(1921年)三月十九日复刊,周瘦鹃、王钝根裁剪,期号续前。民国十二年(1923年)二月旬日出至第200期终刊。

我馆有部分馆藏。

创刊号有《礼拜六赘言》云:“游倦归斋,挑灯展卷,或与益友抵掌指摘,或伴妃耦并肩互读,意兴稍阑,则以其余留于明日读之。睛曦照窗,花香入坐,一编在手,万虑都忘,劳瘁一周,安详此日,不亦快哉!”

该刊为鸳鸯蝴蝶派演义周刊,除创作演义和翻译演义外,另有新旧体诗、剧曲、散记等作品。演义以中长篇居多,主要有天虚我生的《孽海疑团》、姜杏痴的《剑胆箫心》、吴双热的《蘸着些儿麻上来》、程小青的《长春妓》等。后100期除演义外也兼刊杂作,如张褥子的《念书小记》、王钝根的《绣花浅笑录》、陈濑一的《睇向斋秘录》等。

 

 红玫瑰(索书号:乙2395)

民国十三年(1924年)八月二日创刊。前身为《红杂志》。严独鹤、赵苕狂裁剪。世界书局发行。出书地上海。自第4卷起改为旬刊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)一月晦刊,共出288期。

我馆馆藏第1-2卷。

创刊号有《发刊词》云:“红之为色,在吾国东谈主心思中,隐然不错示意富丽,示意荣华,故为一般东谈主所迎接。然使红者而为花,则所谓富丽荣华之秉性,乃益权贵而可儿。花之类繁矣,花之红者亦甚多矣,求其色香浓艳,为雅俗所共赏者,又莫如玫瑰。取此佳卉以名吾杂志,简言之,亦冀阅者视此杂志与赏心悦目之红玫瑰,同其玩赏云尔。”

该刊为鸳鸯蝴蝶派体裁刊物,主要发表演义,代表作品有不肖生的《江湖奇侠传》,严独鹤的《东谈主海梦》、赵苕狂的《江湖怪侠》、包天笑的《倡门之病》、徐卓呆的《穷东谈主的贞操》、李定夷的《赌毒》等。

 

 

一般(索书号:乙4)

创刊于民国十五年(1926年)九月,每卷4期,共出9卷。前2卷有夏丏尊旁边编务,第3卷起改由方光焘旁边编务。上海开明书店印行,民国十八年(1929年)十二月休刊。工夫民国十六年(1927年)五月至八月因故休刊4期,九月复刊。

我馆馆藏第1-9卷。

《一般》并不一般,《一般》创刊前一个月,开明书店刚好培植,在主编《一般》时,夏丏尊也曾是开明书店的裁剪,《一般》月刊的发行与告白都由开明运作。《一般》发刊词,《<一般>的出身》示意:“好在咱们无甚特别,仅仅一般的东谈主,这杂志又是野心给一般东谈主看的,所说的也即是一般的话罢哩”该刊发刊词也不顺俗,不发标语,以“对话”体式作念开场白。

这别开生面的卷首语,用对话的体式,向读者展示了《一般》的动机、性质、宗旨、真理,具有显明的现实道理,针对性很强。

“好久不见了,你好!”

“你好!”

“传奇你们要出杂志了

“的确,正在进行中,”

“目前杂志不是好多了吗?有什么训诫杂志,学生杂志,妇女杂志,文艺杂志,还有饱读励甚么宗旨宣传甚么办法的许多东西,真连记也记不明晰。”

“你心爱看杂志吗?在目前的许多杂志中,那几种最有风趣?”

“看呢,偶然也去购几种来望望,你是知谈我的,我自然也入过学校,但并无故意常识,杂志中的泱泱大文,以为比学校里的教材还难解,况兼似乎与咱们一般东谈主的生活上,也无平直关系,是以总不十分发生风趣?”

“那么,你在闲适时,用什么消遣呢?”

“还不是望望小报画报与《礼拜六》等类的东西?不然即是去叉麻雀,逛游戏场,或是什么。”

“这也怪你不得,目前的出书物,各有门类,与一般东谈主不干系的。”

“我很但愿《一般》畴昔成为一般东谈主所迎接的杂志,给一般东谈主以许多公道,”

“咱们我方也但愿,但这要看咱们的智商了。”

“重逢了,以后随时在《一般》上领教吧。”

“重逢,重逢。”

 

 

幻洲半月刊(索书号:乙886)

民国十五年(1926)十月一日创刊。创造社主办。先后由创造社、光华书局发行。出书地上海。

我馆馆藏第1卷第1、5、9期、第2卷第1、5期。

创刊号卷首有缘起云:“本刊系寂寞性质,践诺侧重文艺,兼及品评商议。……本刊之创设,在开脱一切旧势力的压迫与缚束,以期能成一无挂牵地解脱发表想想之刊物,……一切创作,诗歌,漫笔,丹青,品评,先容,翻译,商议,均所迎接。”

该刊编排私有,每期分上、下两部:上部为“象牙之塔”,刊登演义、诗歌、散文与好意思术作品,叶灵凤裁剪,主要撰稿东谈主有周详平、滕刚、洪为法、亚灵、宰木、周毓英等;下部为“十字路口”,刊登对于文学界和社会的述评、杂感,潘汉年裁剪,作者多署“卑鄙东谈主”、“没趣东谈主”、“泼皮”、“小流氓”、“店小二”之类化名。

 

 

复旦旬刊(索书号:乙3461)

民国十六年(1927年)十一月五日创刊。复旦大学学生会旬刊社裁剪。复旦大学学生会出书委员会发行。出书地上海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六月出至第2卷第7期终刊,共出13期。

我馆馆藏第1卷第1-6期,第2卷第1-7期。

创刊号有《发刊辞》云:“本刊……秉有‘光明的,明晶的,至善的’一颗善种,一粒舍利。……是以播撒的东谈主,和栽培的东谈主,玩赏的东谈主都应有应尽的,珍惜的包袱,明辉的,丧胆的精神。万不要另蕴魔念,摧折了灿烂的花,变了舍利的色相,这即是本刊的渴慕,也即是复旦之光!”

该刊作为校刊,体裁占据一定篇幅。创刊号有李宝琛、任重、老畏、六逸等东谈主的诗歌、演义、漫笔等作品。

青鹤(索书号:乙1846)

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十一月十五日创刊,由上海青鹤杂志社主编发行。至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七月共出5卷19期。

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75

我馆有部分储藏。

《青鹤》的创刊号首页有“本志特约着述”东谈主名单,共有105东谈主之多,可谓声势浑厚,其中有陈石遗、丁福保、于右任、周瘦鹃、章士钊等东谈主。从名单上便可知这是本什么样的杂志。有评汇报《青鹤》给了30年代上海老式文东谈主生计和创作空间,是很稳当的。

主编陈赣一《青鹤之定名》,省去了咱们对名字的疑忌——“拾获记云,幽州之墟,羽山之北,有善鸣之禽,名青鹤。世说曰,青鹤鸣,时太平。国之骚乱,逾廿年,东谈主民望太平久矣,而竟不可见。青鹤善鸣之禽也,且鸣于太平之秋也。今世不复闻其声,于以见太平之未可遽至,因以其名本志,而本志固未能如青鹤之善鸣,顾期待太平之心,则天下之东谈主皆同,岂独同仁为然耶,此又本志不敢不勉者也。”

 

 

词学季刊(索书号:乙3245)

创刊于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四月一日,有226页。封面画为吴湖帆作,叶恭绰题写刊名。主编者龙沐勋(龙榆生)。

我馆馆藏第1卷第1-4期,第2卷第2期。

《词学季刊》首篇为龙沐勋的《词体之演进》,有发蒙的真理。前东谈主称词为“诗余”亦谓之“口角句”,有“上不类诗,下不入曲”之论。王士祯说的更磨蹭——或问:“诗词词曲分界?”予曰 “无如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总结,”定非香簌诗。“良辰好意思景怎样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,”定非草堂词也。燕总结之后用“逗号”,比用“句号”隽永,也合情理。

《词学季刊》前4期(第1卷)由上海民智书局出书发行,因属“下里巴人”之刊物,销行不畅,自第2卷起交开明书店链接出书,出至第3卷第3期休刊。

 

 

 东谈主间世(索书号:乙44)

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四月五日创刊于上海。先后由林语堂、陶亢德、徐讦裁剪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十二月二旬日出至第42期休刊。小品文半月刊。“论语派”刊物。

我馆有部分馆藏。

该刊发刊词为林语堂所写,“十四年来中国当代体裁唯独之奏效,小品文之奏效也。创作演义,即有佳作,亦由小品散文教师而来。……《东谈主间世》之创刊,专为登载小品文而设,盖欲就其已有之奏效,纵火烧山,使其愈臻畅盛。……践诺如上所述,包括一切,天下之大,苍蝇之微,皆可取材,故名之为《东谈主间世》。

除纪行诗歌题跋赠序尺牍日志以外,尤防备清俊论说文及念书漫笔,以期开卷成心,掩卷隽永,不仅吟风弄月,而流为老鹤乘轩之体裁也。半月一本,字数四万,逢初五、二十出书,纸张印刷编排校对,悉力完善,用仿宋字付梓,以符小品素雅之意。尚祈海内文人,共襄其成。”该刊主要发表体现“论语派”体裁办法的小品文,张扬。以自我为中心,以欢腾为作风”的文艺不雅,曾受到鲁迅等东谈主的品评。

主要撰稿东谈主有周作主谈主、林语堂等。

 

水星(索书号:乙897)

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创刊,由北平文采书局出书发行。

我馆馆藏第1卷第1-2期,第2卷第1-3期。

《水星》的出身极富诗意——“刊物名字太难取,咱们那一晚在某处坐谈,也许是举头见星,折腰见水的起因,有东谈主提议叫作‘水星’,众人以为还来得别致,‘水星’就‘水星’吧。”若干年之后,卞之琳落实了这个“某处”是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——“因为不是月夜,对岸白塔不显,自石长桥雕栏间只偶现车灯的星火,眼前星水微茫,不铭记是谁建议了《水星》这个名字……”

当年北海三座门大街14号前院南北屋各三间,麇集着文学界最优秀的一群东谈主:靳以、巴金、沈从文、李健吾、郑振铎、卞之琳、李广田、何其芳。如今,这些东谈主大部分都走了。让咱们荡起双桨的北海水面,还会有开心的歌声飘过,却不重逢有东谈主聚议办一本什么体裁杂志了。

 

葱茏(索书号:乙3848)

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三月旬日创刊,仅出1期。国光文艺社裁剪。当代书局发行。出书地上海。

我馆馆藏第1期。

创刊号有《创刊的话》云:“刻下的时间是一个不普通的时间,同期,也恰是一个黯淡无比的时间。……咱们惟有踌躇。惟有迷途!难谈咱们就持久踌躇,持久迷途吗?——咱们要切实地去叛逆,咱们要在飞闪,号叫着的雷火,流冰。摇风之中认清了咱们的方针去寻光明,‘光明’!它会从直的,横的,错综的,林林总总的许多路中寻着来的。”

该刊发表演义、诗歌、散文、指摘等作品,间有译作。撰稿东谈主有钱天起、何德明、绿华女士、董每戡,翁泽永、钉蒂、崔月可、杨劲弓等。

 

 

乐不雅(索书号:乙4268)

民国三十年(1941年)五月一日创刊。由上海乐不雅社出书发行。《乐不雅》的外形是特别的狭长开本,长宽之比为2:1,可合手于掌中。该刊裁剪为周瘦鹃,作者有包天笑、郑逸梅、徐卓呆、王小逸、范烟桥、胡山源等。

我馆馆藏第1-10、12期。

《乐不雅》的封面皆为当红女星玉照,规律为:陈云裳、李绮年、胡蝶、顾兰君、周璇、路明、袁好意思云、李丽华、陈燕燕、李红、周曼华、白杨。《乐不雅》出12期,昔有红楼十二衩,今有乐不雅十二衩。周瘦鹃在“发刊词”云:“我是一个爱好意思成癖的东谈主,天下间一切自然的好意思,或东谈主为的好意思,险些是无所不爱。”

 

 

苦竹(索书号:乙2282)

创刊于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,又南京苦竹社出书发行,主编胡兰成。

我馆馆藏第1-2期。

炎樱是《苦竹》的封面装帧者,是张爱玲的密友。对于《苦竹》的封面,同是那时间的东谈主——沈启无,传颂有加:“最近看到《苦竹》月刊,封面画真画得好,以大红作念基础底细,以大绿作念联结,红是正红,绿是正绿,我说正,主如若典雅,不奇不怪,自然的皆备。用红容易流于火燥,用绿容易流于尖新,这里都莫得那些舛讹。肥而壮大的竹叶子,布满丹青,因为布景是红的,是以更显得飘溢活跃。惟有阿谁大竹竿是白的,斜切在画面,有几片绿叶披在上头,在总共的浓郁里是一丝新翠。我心爱这么的画,有木板画的真理,这不是贫血的中国画家所能画得出的。苦竹两个字也写得好,似隶篆而又非隶篆,放在这里,就如同生成的竹枝竹叶子似的,换了别的字,绝莫得这么的一致长入。总之,这封面是可儿的,有东方隧谈的好意思,和夏夜苦竹的诗意不一定趋附关联词却是健康的、熟习的、明丽而宁静的,这是属于秋天的形态的吧,夏天已过程去了。”

 

 

茶话(索书号:乙2550)

创刊于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六月五日,由上海联华典籍有限公司出书发行,裁剪东谈顾客冷不雅、吕白华。共出35期,到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夜休刊。

我馆储藏有第1-30期。

茶话即是闲聊,海阔太空,东家长西家短,儿女情长,系风捕影,若干前朝兴一火事,都付渔樵茶话中。《茶话》创刊一丝莫得表白,如“创刊词”、“编跋文”一类。开篇即是陆丹林的《总理大本营时期手札》表现孙中山1923年6月10日,8月26日,9月7日,9月16日致叶恭绰函,11月25日致张作霖函。以上五函,叶恭绰合装成册,题跋志感,时叶氏任财政部长。

 

 

文艺回复(索书号:乙377)

创刊于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一月,主编郑振铎、李健吾。上海文艺回复社出书发行。出至第4卷第2期,1947年11月1日即告终刊了。

我馆有部分储藏。

《文艺回复》是日本笃信后,上海方面出的唯独大型文艺刊物,亦然中国其时唯独的大型刊物。创刊号封面是由李健吾遐想的,因恰逢国共谈判,李健吾先生中式了欧洲文艺回复时期米豁达基罗的《早晨》,意味着到手了,东谈主醒了,业绩有出息了。然而翻遍《文艺回复》,稍感不及的是,全刊密密匝匝全是黑千里千里的笔墨,竟无一幅插图。

 

 

创世(索书号:乙3377)

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九月十五日创刊。姚大均裁剪。创世半月刊社发行。出书地上海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七月晦刊。

我馆馆藏第1、3、6、9-11、13、17期。

创刊号有《就这么推伸开去(代创刊辞)》云:“放在咫尺的世界,是那些高尚,至善的联想渐渐趋于低千里,和平的声浪被干戈的宣传替代了。本日的世界,咱们感到失望,本日的中国,咱们更感到失望。但现实纵令是失望,在失望之中咱们不成悲不雅,也不应消千里,咱们要链接束缚努力下去。咱们也要喊出那些感性的呼声,咱们条款东谈主类规复贤明,访佛走上感性的路线。”

该刊为抽象性刊物,有剧作、散文、漫笔、指摘等极少体裁作品。体裁方面撰稿东谈主有长风、唐驶、田汉、徐铸成、安娥、李健吾、洪深、歌牧、朱绛、叶圣陶、吴晗等。

 

 

回报周刊(索书号:乙3273)
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三月五日创刊,仅出1期。姚雪垠、徐中玉主编。春秋出书社发行。出书地上海。

我馆馆藏第1期。

该刊无创刊词。创刊号卷末有《稿约》云:“本刊以站在东谈主民的态度,诚笃的批判现实,响应现实为宗旨。分专论,通信,回报特写,东谈主物列传,书报评介,文艺,杂感,木刻,漫画等栏。各栏均迎接投稿。”因当局查禁,该刊印成后直至上海解放才得以发行,刊内附有《<回报周刊>特刊号缘起》云:“目前大上海解放了,咱们把《回报周刊》作为一种‘文件’献给读者们,让读者们知谈在那样黯淡的时期,某些跳跃文化界东谈主士,肃静地冒着生命的危境,在责任着。”

该刊为抽象性刊物,但创刊号尚无文艺创作,主如若形势指摘和通信。主要撰稿东谈主除编者外有焦敏之、雷丁、蔡尚想、许杰、陆君平、林焕对等。